当前位置:首页 > 文化 > 正文

促织文言文知识点整理与元宵节古诗20首:穿越时空的对话

  • 文化
  • 2025-05-13 04:05:54
  • 1
摘要: 一、穿越时空的对话:促织与元宵节在中华文化的长河中,文言文与古诗词犹如两颗璀璨的明珠,它们不仅承载着历史的厚重,更蕴含着文化的精髓。今天,让我们一起穿越时空,从一篇文言文《促织》出发,走进元宵节的古诗世界,感受那份跨越千年的文化共鸣。 二、促织文言文知识...

一、穿越时空的对话:促织与元宵节

在中华文化的长河中,文言文与古诗词犹如两颗璀璨的明珠,它们不仅承载着历史的厚重,更蕴含着文化的精髓。今天,让我们一起穿越时空,从一篇文言文《促织》出发,走进元宵节的古诗世界,感受那份跨越千年的文化共鸣。

二、促织文言文知识点整理

# 1. 《促织》简介

《促织》是清代文学家蒲松龄创作的一篇文言短篇小说,收录于《聊斋志异》中。这篇小说以一只蟋蟀为线索,讲述了主人公成名一家因蟋蟀而经历的悲欢离合,反映了封建社会的残酷与人性的复杂。

# 2. 文言文知识点

## (1)字词解释

- 促织:蟋蟀的别称。

- 成:主人公的名字。

- 蟋蟀:一种昆虫,常用于斗蟋蟀。

- 宫市:唐代一种官府直接向民间强行征取财物的行为。

- 遽:急忙。

- 市:买。

- 市中游侠儿:在市场中游荡的少年。

- 得:捉到。

- 笼:笼子。

- 盛:装满。

- 大喜:非常高兴。

- 笼归:把蟋蟀装进笼子里带回家。

- 甚:非常。

- 自矜:自夸。

- 大言:大声说。

- 曰:说。

- 且:将要。

- 欲献:想要献给官府。

- 市中游侠儿得笼进:市场中的游侠儿得到了装有蟋蟀的笼子。

- 献:献给。

- 成然之:成名同意了。

- 归:回家。

- 而:表转折,却。

- 虫集冠上:虫子聚集在头上。

- 成以其小:成名因为它的个头小。

- 劣:差。

- 大恶之:非常厌恶它。

- 毁:毁坏。

- 弃之:丢弃它。

- 径:径直。

- 走:跑。

- 市:买。

- 得:捉到。

促织文言文知识点整理与元宵节古诗20首:穿越时空的对话

- 儿:孩子。

- 故:所以。

- 匿:藏起来。

- 去:离开。

- 之:它。

- 市中:市场中。

- 游侠儿得笼进献之:市场中的游侠儿得到了装有蟋蟀的笼子献给了官府。

- 成归:成名回家了。

- 方:正。

- 出神:出神地看。

- 顾:回头看。

- 户:门。

促织文言文知识点整理与元宵节古诗20首:穿越时空的对话

- 见虫伏壁上:看见虫子趴在墙上。

- 引:拉。

- 之:它。

- 出门:出门。

- 掇:拾起。

- 笼:笼子。

- 捉:捉住。

- 入:进入。

- 室:房间。

- 以:用。

- 故封:用原来的笼子封好。

- 之:它。

促织文言文知识点整理与元宵节古诗20首:穿越时空的对话

- 而:表并列,又。

- 匿:藏起来。

- 虫:虫子。

- 飞:飞。

- 屋上:屋顶上。

- 恐:害怕。

- 大呼:大声喊叫。

- 急逐之:急忙追赶它。

- 见:看见。

- 虫伏壁上:虫子趴在墙上。

- 审谛之:仔细地观察它。

- 定:确定。

促织文言文知识点整理与元宵节古诗20首:穿越时空的对话

- 虫:虫子。

- 为:是。

- 蚊所为:蚊子所为。

- 驱之:赶走它。

- 堂上幕中:堂屋上的帷幕中。

- 成以其小劣之:成名因为它的个头小而轻视它。

- 故弗复留视:所以不再留心观察它了。

## (2)句式分析

1. 成有子九岁,窥父不在,窃发盆。

- 句式特点:省略句,省略主语“成”;“窥”后省略宾语“盆”;“窃发盆”是省略句式,省略了“窃”后的宾语“盆”和“发”的宾语“之”。

- 译文:成名有个九岁的儿子,看见父亲不在家,偷偷地打开盆子。

2. 虫跃入其中,立吐丝缕,自缠其身。

促织文言文知识点整理与元宵节古诗20首:穿越时空的对话

- 句式特点:“立吐丝缕”是省略句式,省略了主语“虫”;“自缠其身”是省略句式,省略了主语“虫”和宾语“身”;“自缠其身”是倒装句式,正常语序应为“虫自缠其身”。

- 译文:虫子跳进盆里,立刻吐出丝线,自己缠绕在身上。

3. 成以其小劣之。

- 句式特点:“以其小劣之”是省略句式,省略了主语“成”;“劣”是形容词用作动词,意为“轻视”;“之”是代词,指代“虫”;“劣之”是省略句式,省略了宾语“之”和动词“劣”的宾语“之”;“劣之”是倒装句式,正常语序应为“成以其小劣之”。

- 译文:成名因为它的个头小而轻视它。

4. 成以其小劣之,故弗复留视。

- 句式特点:“以其小劣之”是省略句式,省略了主语“成”;“劣”是形容词用作动词,意为“轻视”;“之”是代词,指代“虫”;“劣之”是省略句式,省略了宾语“之”和动词“劣”的宾语“之”;“劣之”是倒装句式,正常语序应为“成以其小劣之”;“故弗复留视”是省略句式,省略了主语“成”和动词“留视”的宾语“之”;“弗复留视”是倒装句式,正常语序应为“成弗复留视之”。

- 译文:成名因为它的个头小而轻视它,所以不再留心观察它了。

5. 成归,激于怒,怒不解,因毁其盆。

- 句式特点:“激于怒”是省略句式,省略了主语“成”;“怒不解”是省略句式,省略了主语“怒”;“因毁其盆”是省略句式,省略了主语“成”和宾语“盆”;“毁其盆”是倒装句式,正常语序应为“成毁其盆”。

- 译文:成名回家后,被愤怒激荡着,愤怒无法消解,于是毁坏了那个盆子。

6. 儿闻之,怒而坠之于地。

促织文言文知识点整理与元宵节古诗20首:穿越时空的对话

- 句式特点:“闻之”是省略句式,省略了主语“儿”;“之”是代词,指代前面提到的事情;“怒而坠之于地”是省略句式,省略了主语“儿”和宾语“地”;“坠之于地”是倒装句式,正常语序应为“儿坠之于地”。

- 译文:儿子听到这件事后,愤怒地把它摔在地上。

7. 虫跃去尺有咫。

- 句式特点:“去尺有咫”是省略句式,省略了主语“虫”;“去尺有咫”是倒装句式,正常语序应为“虫去尺有咫”;“尺有咫”是数量词短语,表示距离大约一尺多一点。

- 译文:虫子跳走了大约一尺多一点。

8. 成益愕。

- 句式特点:“益愕”是省略句式,省略了主语“成”;“益愕”是形容词用作动词,意为“更加惊愕”;“益愕”是倒装句式,正常语序应为“成益愕”。

- 译文:成名更加惊愕。

9. 逐而得之。

- 句式特点:“逐而得之”是省略句式,省略了主语“成”和宾语“之”;“逐而得之”是倒装句式,正常语序应为“成逐而得之”;“逐而得之”是连动句式,“逐”和“得”是两个动词连用,“逐而得之”表示追逐并抓住的意思。

- 译文:追逐并抓住了它。

10. 成归,激于怒,怒不解。

促织文言文知识点整理与元宵节古诗20首:穿越时空的对话

- 句式特点:“激于怒”是省略句式,省略了主语“成”;“怒不解”是省略句式,省略了主语“怒”;“激于怒”和“怒不解”都是形容词用作动词,“激于怒”表示被愤怒激荡着,“怒不解”表示愤怒无法消解;“激于怒”和“怒不解”都是倒装句式,正常语序应为“成激于怒,怒不解”。

- 译文:成名回家后,被愤怒激荡着,愤怒无法消解。

11. 因毁其盆。

- 句式特点:“因毁其盆”是省略句式,省略了主语“成”和宾语“盆”;“毁其盆”是倒装句式,正常语序应为“成毁其盆”,表示成名毁坏了那个盆子。

12. 儿闻之。

- 句式特点:“闻之”是省略句式,省略了主语“儿”;“之”是代词,指代前面提到的事情;“闻之”是倒装句式,正常语序应为“儿闻之”,表示儿子听到这件事后。

13. 怒而坠之于地。

- 句式特点:“怒而坠之于地”是省略句式,省略了主语“儿”和宾语“地”;“坠之于地”是倒装句式,正常语序应为“儿坠之于地”,表示儿子愤怒地把它摔在地上。

14.